仲夏清晨,宝坪镇凤凰村的荒坡上,村民李树平挥镰除草,阳光洒在光伏矩阵上,泛起粼粼波光。他望着流转的十几亩山地笑道:“以前茅草比人高,如今‘光板板’成了‘金银板’!”不远处,村党支部书记向超正指挥施工队架设光伏支架,昔日沉寂的荒山,正蜕变为全镇的“阳光银行”。
这正是宝坪镇深入贯彻“betway必威体育官网见面·四象限”工作法,紧紧围绕“一地一标三区两城”现代化新betway必威体育官网建设目标任务,以“强镇带村”先行区为统领,奋力推进“一区五镇”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这个地处渝东北的山地小镇,立足“山多地少、产业分散”的镇域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优品镇、绿色工业集聚镇、伴城伴乡旅游镇、山地休闲宜居镇、近城便捷畅通镇,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强镇带村: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三分种,七分管。”三夏时节,正值高粱、玉米、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这两天,在宝坪镇枣树村的高粱种植地里,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喷洒农药,为高粱披上一层层“防护衣”。
“无人机施药雾化好、速度快,每小时作业50亩,省时省力又节水。”无人机飞手晏小辉介绍,传统打药需进入田间地头劳作,而无人机“飞防”则在空中作业,且喷洒均匀度更高。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宝坪镇的乡村振兴之路,始于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强镇带村”。宝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林东对此有着深刻理解:“我们以‘强镇带村’为统领,整合政策、资金、项目资源,构建‘421+X’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大文旅’产业及多类特色产业),通过产业联动、设施共享、治理协同,辐射带动2个社区、12个行政村协同发展。”
宝坪镇高粱产业就是“强镇带村”理念的鲜活实践。宝坪镇气候温暖湿润,日照时间长,是全县高粱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面积达1万余亩。近年来,全镇主要推广产量高、质量优、抗旱好的红缨子高粱品种。并通过“订单农业”解决高粱销售问题, 同时,还着力延伸高粱产业链,促进种植、加工、销售三大环节相辅相成,培育壮大全镇高粱酒厂15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吨;帮助镇内10家高粱专业合作社与遵义、泸州等地客户建立稳定销售关系,让宝坪高粱价格近三年一直稳定在每公斤6元以上。
“我们村种有1570亩高粱,已发展种植大户10户,带动108户农户增收。”宝坪镇枣树村党支部书记蒲自琼说,他们采取“村集体经济+种植大户+农户”形式,变零散种植为集中连片发展。在种植高粱之前,村里就与贵州、四川等酒企签订了30万公斤高粱的订单,协议产值在180万元至200万元。
特色农业优品镇:山野田畴长出“金招牌”
面对“山多地少、产业分散、品牌薄弱”的短板,宝坪镇锚定县委提出的“山地农业优品区”目标,通过构建“421+X”产业体系和培育山地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小散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跃升。
大石村的黄桃园里,助农主播柳秋对着镜头热情推介:“家人们看,宝坪黄桃皮薄肉厚,甜过初恋!”一场直播售出三四百件,日销售额三四万元。柳秋兴奋地说,“电商直播彻底打开了山外市场,天南地北的消费者都能‘云’选宝坪好货。电商直播让高粱酒、葛根、柑橘等农特产品线上销量增长20%,咱镇里农户均增收了五六百元呢!”
双坝蚕桑专业合作社位于宝坪镇双坝村,是一家集蚕桑种养殖、蚕丝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企业。“我们的桑园已经投产10余公顷,每年蚕丝产值40余万元,我们还新建了蚕茧烘干抽丝生产线。”双坝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邦平说,转型做深加工,生产手工蚕丝被后,企业产值每年增加30多万元。
双坝蚕桑专业合作社的转型升级是宝坪镇构建“421+X”产业体系,推动粮油、蚕桑、柑橘等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坪镇利用宝坪地处中高山海拔、山脊梁一带光照充足、水果上市有时间差的优势,发展了大石黄桃,双坝葛根和朝阳葡萄、脆李、藤椒,地坪樱桃等产业,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深加工是提升农产品“身价”的关键。betway必威体育官网县源发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新扩建的厂房正在安装设备。负责人向东凤看着即将完工的崭新的生产线,眼中满是期待:“以前地方小,只能做初级葛根粉,现在葛根粉条、红薯粉都能生产了,等拿下QS认证后,就能进大商场超市。预计销售额能增加15%,葛根年产值将突破400万,让地里的‘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目前,宝坪镇已建成高粱、柑橘、葛根、蚕桑等标准化种植基地6个和示范片区5个,培育农产品加工主体48家,开发月桂佳酿高粱酒、源发葛根粉条、蚕丝被等深加工产品54种,实现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同时,宝坪镇还注重品牌建设,创新打造“宝坪logo”特色文化标识,依托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创新推出了“宝坪N宝”产业品牌矩阵和“betway必威体育官网见面·宝坪有礼”系列文创产品,培育“张飞醉”高粱酒、“覃婆婆”调味酱、渝源发葛根粉等特色品牌。通过本土电商团队拓展销路,构建“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双轮驱动模式,宝坪高粱酒、黄桃、葡萄、葛根系列产品等知名度、影响力有效提升,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超10%,2025年上半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绿色工业集聚镇:向太阳要“真金白银”
除了锚定“山地农业优品区”目标,打造特色农业优品镇外,宝坪镇还敏锐地捕捉国家新能源发展机遇,坚持向“光”取“金”,打造绿色工业集聚镇,在荒山坡地上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篇章。
站在凤凰村的高处眺望,昔日的荒山坡已被大片深蓝色的光伏板覆盖,宛如为大地披上了“铠甲”。这是宝坪镇成功引进企业,盘活闲置资源的成果——流转66亩荒废蚕桑园和800余亩连片荒山建设集中式地面电站,租用90余户农户屋顶发展分布式屋顶光伏。4个总投资1.95亿元、总装机容量60兆瓦的光伏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46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5万吨。
“村里有很多荒山坡地,不适合耕种,但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可以用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凤凰村党支部书记向超说,现在荒废的土地流转建了光伏,农民可连续25年每年有租金收入600元左右。有劳动能力的,像李树平等,帮忙除草、做维护,一年还能多挣两三千元。
“阳光经济”的核心在于普惠共享。“我们构建了‘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明确分红比例。”镇长朱林东介绍,这三大项目每年可为1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带来240余万元的分红,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约45万元,并直接带动20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为提升项目效率,宝坪镇还创新对接“141”基层智治平台,开发了新能源发展特色应用,形成“政府背调+平台调度+集中安装+情况反馈”的全流程工作闭环。“效率高多了,群众申请、安装、收益反馈都更顺畅,真正让‘阳光福利’精准落袋。”朱林东感慨道,荒山变“金山”,屋顶成“银行”,绿色工业为宝坪注入了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动能。
伴城伴乡旅游镇:乡土风情变身“吸金石”
依托“伴城伴乡”区位优势,近年来,宝坪镇牢牢把握betway必威体育官网县打造“大三峡文旅新地标”机遇,推动农旅、文旅、体旅、康旅、学旅、科旅、食旅“七旅”深度融合,让乡土资源焕发新生机。
去年8月,宝坪镇以高粱文化节为契机,举办丰收开镰仪式、音乐会、生态骑行等活动,打造伴城伴乡旅游镇。在宝坪镇第六届高粱文化节“高粱地里的音乐会”上,吉他弹唱、魔术表演、舞蹈秀轮番登场;台下,群众齐声合唱《后来》《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等经典曲目,将高粱地化作露天音乐厅。
“在高粱地里听音乐会,既满足精神需求,又留下美好回忆。”市民余炀君说。音乐会现场还设置了你点我唱、吃西瓜、喝啤酒等互动游戏,以及十多个摊位,包括高粱酒、奶茶饮品、特色烧烤炸串、糖画等美食应有尽有,把吃、喝、玩、乐、购、演等特色内容融入主题,一站式满足消费者们的狂欢之旅,实现文化、旅游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如今,西凉山野趣野营基地,帐篷点缀山间;永高村的黄桃种植园里,慕名而来的游客提着篮子穿梭林间,体验采摘乐趣。这座荣获“重庆市百佳最美采摘园”称号的果园,是宝坪精心规划的“春采桑、夏摘果、秋收粮、冬赏景”四季农旅路线的重要一环。目前,宝坪镇建成3个沉浸式体验综合体、9个采摘体验园、5个特色江村,年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带动农旅综合收入超300万元。通过“以节会促消费”机制,举办“宝坪村晚”“高粱节”等活动,日均接待游客4000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100万元。
山地休闲宜居镇:和美乡村入画来
乡村振兴,宜居很重要。宝坪镇紧扣县委建设山水公园智慧城市要求,围绕“身体能放松、精神能抚慰、文化能滋养、社会能和谐”目标,依托山地资源,着力建设休闲之家、运动之地、漫步之道、闲聊之所、体验之区,打造高品位的休闲宜居空间。
傍晚时分,朝阳社区居民吴平到家门口新建的口袋公园散步。绿草如茵,花木扶疏,蜿蜒的小径旁安装着休闲座椅。“以前这里是乱糟糟的土坡,现在成了小公园,遛弯、骑车都方便。”近年来,宝坪镇新建口袋公园12个,修建停车位200余个,播种花草6200平方米,打造百花园、百草园,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建成生态优、环境美、秩序好、管理细的现代化宜居小镇。
沿着油化一新的“醉美宝坪”大道漫步,两侧900余株新栽的桂花树、银杏、香樟树等,在120盏景观路灯的映照下风姿绰约。为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全镇翻修了5个篮球场,新建3处网格健康广场和5.2公里精品跑步道。“乡里乡亲”篮球联赛、农技比赛等趣味运动会已举办4场次,点燃了乡村的活力。
宝坪镇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理念,推动群众服务更显温度。14处散布在公园、步道、亭院的“清风议事”平台,成为收集民意、化解矛盾的温馨载体,已召开86场“共商会议”,收集意见建议532条,推动解决道路整修、路灯安装等民生实事127件,群众满意度高达98%。在枣树村打造的“枣见面·枣说事·枣化解”基层治理品牌已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金字招牌,村内今年以来的31起矛盾纠纷全部就地化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社区广场上的特色实践基地,融合了本地文化、气象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共组织活动20余次,为和美乡村增添了浓郁的文明底色。
近城便捷畅通镇:天堑化作“康庄道”
交通是发展的血脉。宝坪镇抢抓江龙、江南高速建设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打造“四横一纵两高速”的交通骨架,将“10分钟上高速、15分钟至县城”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宝水路提档升级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作业。全镇推动宝水路、宝双路提档升级,宝龙路、大富路拓宽改造,增设错车道58处,硬化入户路2.9公里。“以前有些路窄,错车都难,现在加了错车道,走起来安心多了!”村民蒲云生说。近年来,新(改)建道路20余公里,油化场镇道路3公里,铺装人行道4公里,拓宽村组道路20余公里,内畅外联水平显著提升,一条条“舒安畅美”的乡村路,真正成了通向富裕的“康庄道”。
夜幕降临,光伏板在星月下泛着幽蓝;电商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介家乡特产;醉美大道上,居民悠闲漫步。宝坪镇正以“强镇带村”为战略支点,在“一区五镇”建设中书写山乡巨变。“我们将持续深耕‘一区五镇’建设,发挥离城近、产业基础优的优势,让特色产业更旺、乡亲腰包更鼓、幸福宝坪成色更足,为现代化新betway必威体育官网建设贡献更多宝坪力量!”朱林东的话语铿锵有力。这座渝东北山乡小镇的探索与实践,正为乡村振兴奏响奋进曲!
记者 谭启云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