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正是柑橘管护的关键期,在人和街道凤岭村的千亩柑橘林中,农户李明树手拿着水管为果树浇水。“搁十年前,为争水邻里能吵翻天,现在大家都不愁水吃了。”他望向村头敞亮的党群服务中心,感慨万千。这个长江岸边的山村,十年前还是矛盾交织、上访不断的“问题村”,如今已蝶变为产业兴、百姓富、乡风淳的“示范村”。巨变背后,是村党支部十年如一日抓党建、强堡垒、办实事、聚民心结出的硕果。
建强堡垒:从“饮水思源”到“人心归聚”
2015年之前的凤岭村,班子弱,发展步履维艰。转机始于新班子上任后的自我革新。党支部下决心优化队伍,从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返乡能人中选拔优秀人才,3名新鲜血液进入“两委”,班子年龄降了,学历升了,活力足了。
(修建画面 资料图)
赢得信任的关键在于解决群众心头之痛。村民饮水难问题困扰多年,成为干群关系的“寒冰”。党支部书记万庭军带领党员干部爬遍周边9条山沟寻找水源,最终在国有林区险坡锁定目标。随后,党员突击队顶着酷暑,肩扛手抬运送钢管,硬是在崇山峻岭间铺设了11公里主管和50公里支管。2018年清泉入农家,这根“连心管”不仅解了渴,更让村民看到了党支部的决心和能力。
为打破干群“无形之墙”,凤岭村在全县率先拆除了党群服务中心的物理围墙,代之以“阳光凤岭”的机制透明。创新推行“334”工作法,制定决策事项、小微权力、“四务”公开三张清单,运用“码上公开”、公示栏、会议三种形式,畅通“码上评价”、会议、问卷、部门四条渠道。权力运行从“墙上”落到“网上”,晒在阳光下,群众看得明白、心里敞亮。面对政策疑虑,村干部不推诿,甚至陪着有疑问的村民直奔县林业局等部门查档案、对政策,用事实化解心结,曾经的“信访清单”逐渐变成了“销项清单”。
党支部还组建3支“红岩先锋队”,50余名党员常态化活跃在森林防火、地灾巡逻、矛盾调解一线。“遇事找网格、办事在网格”成为新风尚,80%以上的隐患在网格内通过清单式管理实现闭环解决。乡贤万明礼带领的“劝和队”,秉持“一杯粗茶换真心”,成功调解土地纠纷等矛盾42起,全村矛盾发生率显著下降。
产业蝶变:从“土里刨食”到“链上生金”
有了民心基础,发展产业便有了底气。凤岭村党支部立足长江沿岸、山地深丘的资源禀赋,深度融入betway必威体育官网县“五指印江”田园综合体等战略机遇,科学擘画产业蓝图。
一幅立体产业图景在凤岭铺展,“低山柑橘、中山枇杷、高山枳壳”成为鲜明标识。支部带领村民改良品种、扩大规模,引入龙眼等新产业,发展蛋鸡、肉牛养殖,特色水果种植规模达4200余亩。为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村里,党支部积极延伸产业链,引入企业建设洗选线、发展果酒加工。同时,培育13名本土“水果经纪人”和电商达人,将柑橘、枇杷等优质水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年加工销售柑橘8000余吨。
强村富民,集体经济是核心引擎。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重庆五指江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在筹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时,村民曾对噪音、用工有疑虑。党支部严格落实重大事项“三会”制度,通过党员干部会、片区村民会、施工前会层层沟通。万庭军在村民会上摊开设计图详解降噪工艺,当场公布岗位清单并承诺80%用工优先本村,疑虑得以化解,村民后来还自愿投工300余人次。如今,这个集果品交易、电商销售、粮油加工、农机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园一期已投用,二期加速推进。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46.3万元,农户户均年收入达9.13万元,较十年前实现质的飞跃。更可贵的是,在强村公司带动下,全村57户低保户、28户五保户、78户残疾人户都发展了特色水果种植,共享发展红利。
乡风浸润:从“矛盾频发”到“邻里守望”
凤岭之变,不仅是口袋鼓了、村子美了,更是人心暖了、风气正了。党支部深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漫步村中,许多农户大门上悬挂着精心创作的嵌名联。村民熊道文家门前就有一幅,左边写着“和合为要有温良恭让行”,嵌着老伴张仲和名字里的“和”字;右边是“文以载道传勤俭忠孝风”,嵌着他名字里的“文”字。“对联嵌着名字,讲的是持家做人的道理,天天看,潜移默化。”熊道文说。60副这样的门联,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村民姓名,成为润物无声的文化风景线。
党支部还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美德,倡导邻里互商、互助、互守、互让、互美、互爱的“六邻”工作法。持续优化的乡风文明积分制,将参与公共事务、邻里互助、环境卫生、孝老爱亲等纳入积分范围。积分可在村委会的“积分超市”兑换实用物品。据统计,2024年,凤岭村通过积分兑换制度,为450名村民累计兑换了8.6万积分,发放了总价值4.3万元的生活用品。积分制让无形的文明有了有形的标尺。
“两山先锋队”“两山宣讲队”“两山劝和队”“两山美化队”“两山互助队”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汇聚了党员、乡贤、热心村民的力量。他们活跃在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环境美化、困难帮扶一线,2024年解决民生难题212件,实现了治理从“干部管”到“大家干”的深刻转变。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超85%,天然气覆盖率超75%,一个生态宜居、民风淳朴的“和美凤岭”已然呈现。
站在2025年回望,凤岭村的十年巨变,生动诠释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组织强,则人心聚;产业兴,则百姓富;乡风淳,则社会安。村党支部书记万庭军,这位“重庆市担当作为好支书”的获得者,目光坚定地望向正在建设的冷链物流中心和如火如荼的农文旅项目,“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持续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党建统领,一步一个脚印,让产业更兴旺、村子更和美、乡亲们日子更红火,在长江岸边这片热土上,走稳走好乡村振兴的每一步。”
记者 贺元河 刘琴(实习)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