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执法与农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农业执法队伍是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农业执法工作的“红色引擎”,通过加强党规党纪理论学习,组织执法技能培训活动,不断强化执法人员业务素养,提升农业综合执法的效率和水平,为推动全县农业健康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先锋力量:蓝衣为甲 党员挺膺一线
清晨的阳光洒在彭溪河上,泛起粼粼波光。在彭溪河高阳镇水域,一艘执法艇正破浪前行。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员王昶升与高阳镇综合执法队员张宗丹并肩而立,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河岸线,巡查打击非法垂钓行为。
“看那边!”王昶升压低声音,指向一处隐蔽的回水湾。只见3名垂钓者架着多根鱼竿,执法艇迅速靠拢。经查,该垂钓者不仅违规多竿垂钓,更使用了明令禁止的“泥鳅钓”活饵。执法队员们熟练地取证、宣讲法规、登记信息,并依法收缴渔具6根、非法钓获的渔获物6尾。
这正是我县推动农业执法力量深度下沉、直抵基层“神经末梢”的生动缩影。如何破解水域广阔、执法力量捉襟见肘的困局?县行政执法支队法制办主任甘佩灵和支部党员们将改革作为破题密钥。甘佩灵介绍,从7月1日起,正式将非法垂钓行政处罚事项赋权乡镇(街道),有效弥补执法力量在基层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长江禁渔工作的基层治理能力,形成更加严密的禁渔监管网络。
改革成效立竿见影,高阳镇执法队员张宗丹深有感触:“以前发现线索要层层上报,有时就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机。现在赋权到乡镇,处理起来更快!”
张宗丹和同事们如今与县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护渔站紧密协作,重点围剿泥鳅钓、非法捕捞和一人多竿多钩等破坏渔业生态的顽疾。创新不止于体制,科技赋能,让执法如虎添翼。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的党员们通过操作智慧渔政AI系统,无人机巡航、视频预警让非法捕捞无所遁形;三大队力推屠宰场监控全市联网;“慧执法”系统使用率硬性锁定100%。
服务效能:护农安民 法治甘霖润心田
执法力量的“沉下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在凤鸣镇马轩村多集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里,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执法人员代鑫壹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对黄桃进行抽样,选取样本、封装、填写标签信息,执法人员一气呵成。“主要检测农药残留和禁限用农药情况。”代鑫壹一边记录一边解释,“这是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第一道关,马虎不得。”
对于betway必威体育官网县多集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霞来说,执法队员的到来不再是简单的“检查”,更是一种“上门服务”。“农产品抽检制度挺好。”何小霞看着代鑫壹他们忙碌的身影,语气真诚,“这不仅是监督,也帮我们把住了质量关,还省去了企业自费送检的流程和经费。”
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这支35人的执法队伍,党员占比高达63%。党徽,是他们胸前最醒目的标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在长江“十年禁渔”、护好种子耕地安全这些“国之大者”面前,支部将战斗堡垒筑在主责主业最前沿——领导班子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和双重组织生活;22名党员中,4人长期驻村帮扶;全体党员对照“宗旨不牢、作风不优”等5类问题清单深度检视,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正是这股“向我看齐”的先锋力量,支撑起全年294家涉企检查、48万元非税收入依法征缴的重任,更驱动着3件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案的成功查办。
接下来,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始终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扛在肩上,把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影响力,转化为涉农执法的贯彻力和执行力。在长江“十年禁渔”,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国之大者”“民之要事”领域,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示范带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打好农业领域执法持久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山地农业优品区行稳致远。
记者 谭启云 任嘉琪(实习)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报第20200806期